传统翻译公司转型为商业服务
相关词:传统翻译公司转型为商业服务
我们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区域经济不断整合的时代。跨国公司不断加强中国市场的本地化,国内公司开始实施国际化发展策略,它们对产品和服务的本地化需求迅速增加。在全球语言服务行业从欧洲爱尔兰向中国等低成本国家转移过程中,众多行业人士认为,中国将成为东亚简体中文、繁体中文、日文和韩文(CCJK)的本地化门户,成为欧亚多语言的工程、测试和桌面排版的服务中心,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东亚市场的桥头堡。
一些传统翻译公司的管理者对本地化理解的不准确和不深入,在从传统翻译转向本地化业务的运作上出现失误,影响了服务的质量和成本,最终失去了客户和市场。因此,本地化翻译服务这份看起来诱人的“大餐”,吃起来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美味可口。
实际上,虽然传统翻译公司还是本地化公司都是为客户提供语言服务,但是两者的差异很大,表现在它们服务的客户不同,工作流程和技术不同,业务运作模式不同。最重要的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服务对公司经营和管理者的思维理念和市场定位完全不同。从传统翻译公司向本地化公司转变是脱胎换骨的组织和管理方式的飞跃,只有深刻理解本地化服务的内涵,理解本地化翻译与传统翻译的根本差异,从各个公司技术、客户和人员等方面综合分析,才有可能实现这种转变。
本地化可以理解为是企业发展的一种战略,一项为客户提供的专业技术服务,企业产品全球化的实现形式,当然本地化也是一个新兴行业。本地化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它的产生是跨国公司产品全球化和本地化推动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IT领域的跨国公司为了在范围内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的产品收益,对其产品(特别是软件产品)进行多语言支持和处理。 随着IT行业技术迅速发展,IT产品的类型日趋丰富,单纯靠这些IT公司内部的资源,已经很难满足多产品、多语言的本地化需求。于是,它们开始实施产品本地化服务的外包,本地化服务作为一种新型服务内容的不断扩大,出现了许多靠提供专业本地化服务的本地化公司,不断发展成一个崭新的行业。
管理者要深刻理解本地化业务和传统翻译业务在客户、流程、质量、技术和人员方面的不同。本地化行业的客户在国外,遵守国际行业规则,这与国内靠“关系”和低价等方式争取项目不同。本地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完善的流程,稳定的质量和有效的交流。公司管理者应该明确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做等基本问题。传统翻译公司转型本地化公司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管理者对本地化理解的深入程度以及经营思想转变的是否彻底。公司定位是否准确,将影响实际运营效果,这种定位表现在服务定位、客户定位和市场定位等方面。服务定位包括可以提供服务的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以及提供什么具体的服务类型(翻译、排版、工程和测试等)。客户定位是什么行业的客户(IT、电信、汽车、财经等),是直接客户还是间接客户(承接老牌本地化公司的本地化外包业务);市场定位包括是面向欧美市场还是日本或者国内市场,公司属于单语言服务商(SLV)还是区域语言服务商(RLV)。市场推广是增强公司影响力,发展客户的重要活动。市场推广要在客户所在国家和行业媒体进行宣传,宣传要保持客观,不要夸大其词。另外公司管理者要保持开放心态,多参加行业会议,与客户和同行交流,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
关键词:传统翻译公司转型为商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