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翻译公司的调查报告(2)
相关词:中国城市翻译公司的调查报告(2)
1)笔译较常翻译的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个人资料类:移民留学材料、证明材料、公证材料、邀请函、录取通知书、成绩单、个人简历、推荐信、论文、委托书、信函、国际驾照及各种证件
商务文件类:公司简介、公司章程、来往信函、商务合同、企划文案、 财经分析、会计报告、 商业报表、 公司年报、 合同协议、 备忘录、 招投标书、 培训资料、 销售手册、 市场调研问卷、 企划方案、 审计报告、 商业计划书等
技术,工程类:项目管理、标书文件、产品说明书、用户手册、设备安装手册、质量手册、维修手册、技术规格、行业标准等
法律文件类:合同、协议、意向书、政策法规、备忘录、起诉书等
文学艺术类:百科全书、散文、影视剧本、录像资料或其他文艺作品
从翻译公司提供的客户资料看,企业无疑是最大客户群体,商务文件类和技术工程类为最常翻译类别,许多翻译公司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的推出包月服务,长期为固定企业翻译商务资料。从中我们还可了解到当前经贸合作最频繁信息交流需求较大的产业或领域,比如汽车行业。据一些翻译公司透露,目前汽车行业的翻译需求巨大,大量相关资料需要翻译:由于中国正努力发展自己的汽车制造业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当前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均为非汉语国。在汽车这个高速发展的行业中,跨语言文化的信息交流必然更加频繁。翻译直接影响着对外国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对加速国产化至关重要。以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的帕杰罗速跑汽车下线为例,涉及到技术、培训、服务、市场等方面的内容需要翻译的字数就数以百万计。
另外,由于出国热的持续升温,尤其是大量学生选择到欧美等发达国家接受高等教育或进行深造,各种留学材料(包括简历、成绩单、学历证明等)的翻译也呈现出一定需求。
2)口译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般生活场合口译:导游、一般商务旅行陪同等;
一般工作场合口译:工程工厂现场、技术考察陪同、技术培训、展示会的交互式传译;
正式会谈口译:商务谈判、技术会谈、学术座谈、论坛等的交互式传译;
同声传译:技术会谈、学术论坛、国际会议等的同声传译。
相对于大量的笔译业务,各公司提供的口译服务相对较少,即使一些公司声称服务全面,其实仍多以笔译为主。若仅从需求看,随着中国加入WTO, 国际经贸活动呈异常活跃趋势,许多国外投资商或跨国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开始放眼中国市场,频频来华进行商务考察。近两年,北京接待了多少位跨国公司总裁、各行各业召开了多少个国际性研讨会,恐怕已很难统计。但是,高水平口译人才正是当前中国市场急缺的人才之一,能胜任正式会谈口译和同声传译的人员数量有限,小语种的高水平人才则更为紧缺。这一现象极大制约了翻译公司的口译业务发展,口译质量也良莠不齐。有时,翻译公司派出的口译人员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而被辞退的情况也会发生。尽管现在许多翻译公司打出“提供同传”的旗号,是否真正能提供此类服务还有待确认。
3)网络本地化
当前,网站已成为大多数企业的前端,各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希望借用因特网这一强大的工具展开全球性的市场营销活动。另一方面,全世界的上网人数与日俱增,且随着英语以外各语种网站的增加,母语为非英语的上网人数也将增加。据调查显示,网上用户更愿意在母语网站上进行购物。因特网应用范围的扩大和国际间电子商务市场的日渐成熟将使得网络本地化成为也具有前景的产业之一。据专家分析,到2007年,将网页上的外国语言翻译成为本国语言的翻译业务将达到17亿美元 。
由于网络本地化主要涉及网站内容的翻译,许多拥有相关软件和测校工具的大型公司或有计算机优势的公司提供此类服务,如环球友联,索文翻译,中国统一数位翻译等,主要面向国内外软件公司、硬件制造商、多语种服务商 (MLV)。
4)语言培训或其他
在已记录的181家翻译公司中,有6家对外提供翻译或外语培训。一些公司还提供外文录入、排版、租赁翻译设备、双语主持、市场调研等附加服务。
1.5.翻译队伍
关于翻译队伍的组成,四个城市呈现出以下共同点:一般来说,翻译公司的正式员工数量不多,通常为十几或数十名。大型的翻译公司拥有一定实力的专职翻译,但数量也相对有限,而小型的翻译公司甚至是只有两三人的“夫妻店”或创业公司。译者队伍中兼职人员居多,尤其是具有行业背景的兼职翻译,包括在国家机关部委(外交部、冶金部、煤炭部、进出口贸易部、铁道部……)工作的或已退休的翻译,国家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科院、新华社、外文局 ……) , 企业人员(贸易、IT、医疗、法律……),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归国华侨、留学生,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师或在校学生(多为硕士)等。其中,应数北京地区翻译人才最为集中,人员构成也更显得多样化;上海、广州和武汉则相对更多地依托高校,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公司打出“专家教授”的旗号是为了装点门面,吸引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还未建立完善的译员资格审查制度,也没有切实可行的行业质量监察体系,尽管各翻译公司都标榜自己的翻译是“高级翻译”,“资深翻译”,“一级译员”,事实上这方面还未有统一的量化的标准,再加上译员背景的多样化,水平不一,大多数人又有“学过外语即能翻译”的错误观念,甚至存在少数小翻译公司利用价格相对低廉的学生资源(外语或非外语专业本科学生)降低成本从而压低服务价格进行恶性竞争(笔者就在高校校园内见过这种以“勤工俭学”名义吸引学生的招聘兼职广告),所译稿件的质量有时差强人意,甚至发生严重偏差,而使客户蒙受损失。另外,由于缺少涉及中文的智能化翻译软件,大量翻译工作完全依靠译者手工操作,其中查询词汇,将译文输入电脑及排版工作耗费了 一定时间,大大影响了翻译速度和工作效率,有时译员为了赶稿则不得不相对牺牲质量。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加大对翻译工作者从业素质管理的力度。国家人事部已先后颁发《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暂行规定》和《二级、三级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考试已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2003年已开始试行英语翻译资格认证考试,德法日等小语种的翻译资格认证也正在筹划中。应该说,翻译资格考试是与提高从业者素质,促进翻译行业市场化和职业化程度的目标相一致的。它将有助于促进翻译从业人员、翻译产品,以至翻译企业的优胜劣汰,服务市场经济。
关键词:中国城市翻译公司的调查报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