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翻译公司
相关词:汨罗
汨罗翻译案例---语通全球翻译公司
春秋时为罗子国都城,秦置县,南北朝设州,唐并入湘阴,1966年分家建县,1987年撤县建市。汨罗既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晚年吟诗求索、怀沙自沉之处,又是开国元勋任弼时诞生成长之地,还哺育了杨沫、白杨、康濯等文艺名家。龙舟文化、湖湘文化脉脉相承,求索精神、骆驼精神代代相传,名列湖南百景的屈子祠、任弼时纪念馆每年吸纳游客50万人次。2005年,汨罗市投资近4000万元,新建了汨罗江国际龙舟竞渡中心。每年的端午节,都将举办汨罗江国际龙舟节。2005年,“汨罗江畔端午节”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汨罗以此为契机,全力打造龙舟故里国际品牌。汨罗物华天宝,资源富集。生态资源丰富,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带来分明的四季、充沛的雨量;东南高、西北低的丘陵中奔涌着115条大小河流,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41.8%,积蓄林木218.3万立方米。砂金、高岭土、花岗岩等20多种矿产星罗棋布于全 市, 其中汨罗江砂金砂储量居长江以南各县(市)之首。汨罗农业经济基础坚实,农产品门类齐全、优质高产。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水稻、玉米、红薯品质优、销路广;龙舟茶、名优果、大棚菜享誉省内外,花卉、苗木时鲜四季;鱼、蟹、虾各种水产琳琅满目,鸡、鸭、鹅和猪、牛、羊各种家畜丰富。工业基础好,已形成化工、机电、建材、冶金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松菊油漆、加华肉牛走俏全国,龙舟动力、龙舟收割机畅销中南、华南地区。特别是汨罗市工业园成为各种资源的聚集地,已引进项目38个,总投资26.8亿元,再生资源深加工、农产品加工、绿色环保和农机制造四大产业群强势崛起。2005年10月,汨罗再生资源集散市场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湖南汨湖南省汨罗市 衡阳市刘安中拍(20张)罗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和加工示范基地”。
汨罗市东与平江相靠,南和长沙、望城两县相携,西同湘阴县、沅江市接壤,北与岳阳县毗邻。最东点为八景乡山阳村的山阳寨,最西处是芦苇场的石湖包,最南端系高家坊镇鹿峰村的陈家湾,最北端是磊石乡汨岳村的汨岳界。南北相距66.75公里,东西相距62.5公里,全境周长301.84公里,总面积1561.9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0.75%,占岳阳市面积的10.4%,汨罗市建城区面积10平方公里。
汨罗市城区市政、街道建设不断发展。城区共有大小街道31条,总长37.58公里,总面积90万平方米;主要街道有:建设路,为东西向,长1500米,宽34米;高泉路,为南北向,长1100米,宽30米;大众路,为南北向,长1600米,宽45米;罗城路,为东西向,长1400米,宽32米。市区大型建筑有烟草大楼、信用大楼、市委办公大楼等。市区建有图书馆、文化馆各1座,图书藏书10万余册;建有4座剧院;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5所,在校学生14000人,其中普高3所,职业中学3所,初中4所,小学5所;建有医院5家,病床1189张,有线电视台、有线电视转播台、有线广播台各1个。架设桥梁5座,街道照明路灯640盏,线路总长28公里,有自来水厂2个,日供水能力达6万吨,建有城市公园1个,占地总面积88万平方米,市区绿地面积29.68万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13.5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2.8平方米,开通公共交通线路18条,各种客运车辆700余台,其中公共汽车50台,的士50台,其他600余台。近年来,汨罗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城市建设的力度,自1997年以来,汨罗人民围绕治理“水、电、路、城”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投入资金10亿多元,进行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先后投资近1亿元,将1809线汨新路拓宽改直为宽60米、双向6车道的水泥路,并对全线进行了绿化、亮化和美化。汨罗火车站始建于1917年,现站房建于40年代,位于京广线东侧,1998年经铁道部批准,投资4000多万元新建汨罗火车站站房,移站地于铁路西。汨罗市政府利用火车站西移的契机,投资6000多万元新建占地1平方公里的新站开发小区。1999年4月动工以来,路地累计投资达6000多万元,进行了站房及配套工程建设,今年年底站房可竣工投入使用。在城东规划投资8800万元,完成团山花园第一期工程建设,其中吸引外商投资3000万元,合作开发建设汨罗再生资源大市场,引导新市团山的废品收购加工业向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到目前为止,花园建设投资5000多万元,完成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汨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