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翻译公司
专业翻译公司_北京翻译公司
中文版中文 英文版英文 俄文版俄文 法文版法文 加入收藏加入收藏
意大利文版意文 韩文版韩文 日文版日文 德文版德文 设为首页设为首页

万州区翻译公司

发布时间:2013-05-25

相关词:万州区

万州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重庆远城区之一),是重庆市最大的区,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总人口168万。万州距离重庆主城区约374公里,是重庆市次于主城区的第二大城市,是重庆规划的位于三峡库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万州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位于东经107°55′—108°53′,北纬30°24′—31°14′。东与云阳、南与石柱和湖北利川、西与忠县和梁平、北与开江、开县接壤。区境东西广97.25公里,南北67.25公里,幅员面积3214平方公里。境内地形复杂,山丘起伏,沟壑纵横,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横贯腹地,将全区分为大致相等的南北两部分。有由西南向东北隆起的扇子山、铁峰山、方斗山、龙驹山、齐曜山五条中低山脉横贯。海拔最高点齐曜山沙坪峰1762米,最低处太龙镇黄柏溪口106米,相对高度1615米。河流除长江外,有8条小河、494条溪流、439条山沟,年总径流量36亿立方米,地下水蓄量7.5亿立方米,全区之水尽归长江。气候属亚热带带暖湿东南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日照时间长、垂直气温明显,四季分明。以区气象局沙河镇上坪测候点为代表,多年平均气温17.7℃、降雨量1293毫米、日照1205小时、无霜期302天,总积温6200—6700℃,农作物一般可2—3熟。
万州的经济情况目前依然面临严峻的问题。 首当其冲的是产业空洞化,由于三峡库区蓄水的原因,大量的原国有企业被迫搬迁,经济效益每况愈下。另一方面,民营资本又未能借库区发展的机会迅速壮大,加上消费不振,工资水平低下,留给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就更显薄弱。地理环境也是制约万州发展的又一个软肋。“成渝经济圈”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万州都被排除在外。作为以前的川东门户,万州占尽了地理之便,但随着火车、高速公路的发展,万州的交通枢纽作用已大不如前。再加上城区本身的扁担式结构,大大加重了物流成本,制约经济发展。
万州区位于东经107°55'22"-108°53'25",北纬30°24'25"-31°14'58"。东与云阳县和湖北利川市相接,南靠石柱县,西与忠县、梁平县和四川省达州市毗邻,北与开县、城口接壤,东西广97.25公里,南北袤67.25公里。总面积3457平方公里。2008年末,全区总人口173万人,常驻人口152.6万人,城镇人口78.22万人,城镇化率为51%,其中中心城区人口约75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51平方公里,是重庆主城外最大的中心城市。
万州区地处四川盆地东缘,重庆市东北边缘,面积3457平方公里,城市面积32.5 万州区风景平方公里。区内山丘起伏,最高点普子乡沙坪峰,海拔1762 米,最低点黄柏乡处长江边,海拔106 米,西北部高升乡凤山材肖垭口,海拔高度为1373.3 米,境内相对高差分别为184.5 米、1266.8 米,低山、丘陵面积约占四分之一,低中山和山间平地面积约占四分之一,极少平坝和台地,且零星散布。
万州区万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因“万川毕汇、万商云集”而得名,是三峡库区的中心城市和长江十大港口之一,上距重庆327公里,下至宜昌321公里,因“万川毕汇,万商云集”而得名,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区位优势明显。万州历为川东、渝东、鄂西、湘西和黔东北的物资集散地。在重庆主城至宜昌600公里的区域内,万州是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在西部大开发、三峡大移民和重庆新的振兴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较强的辐射功能。万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新石器时期即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自西周以来,一直为州、郡、县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置万县地区,辖九县一市。1992年撤销万县地区,设立地级万县市,辖三区八县。重庆直辖后,1998年撤销万县市,设立万州区。万州文化积淀深厚,巴楚文化、外来文化、三峡文化交汇于此,李白、黄庭坚等众多骚人墨客在万州竞显风流,遗迹尚存。一代诗人何其芳、杨吉甫,作家方敬、张永枚、美学家蒋孔阳出自万州。万州物华天宝,资源丰富。拥有水能、天然气、岩盐等优势资源,开发价值高,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达38种,特别是天然气储量达2300亿立方米,岩盐储量达2860亿吨。属暖湿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立体气候明显,森林资源丰富,珍稀动植物品种繁多,分布广泛。 交通条件较好。


关键词:万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