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翻译公司
相关词:任丘
任丘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的一个县级市,由沧州市管辖。任丘历史悠久,很早即有人类活动,至今仍多处新石器时代至东周时期遗址,任丘城始建于西汉,北齐天保年间开始置县,后各朝几经废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为县置,1986年撤县立市。
任丘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华北平原核心地带,地处京、津、保三角地带,北距北京151公里,东北距天津135公里,西距保定66公里,行政区域面积1012平方公里,人口81.9万[1],现辖3个办事处、8 镇、7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413个行政村。
任丘市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和天然气,是华北油田所在地,中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任丘市管辖部分白洋淀水域,水产资源丰富。
任丘属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开放带,是国务院确定的对外开放县市之一,经济较为活跃,2009年中国百强县排名第四十二位
任丘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处京津冀经济圈,属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开放带,是国务院确定的对外开放市。市区北距北京151公里,东北距天津135公里。市境东与廊坊市文安、大城两县相连,南与河间市毗邻,西与保定市高阳县接壤,西北与安新县隔白洋淀相望,北与雄县相接。全市总面积1012平方公里,东西横距42.5公里,南北纵距41公里。总人口为81.9万人,其中任丘市68.2万人,华北油田13.7万人。现辖3个街道办事处、9个镇、6个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413个行政村。
任丘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籍记载,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巡海使中郎将任丘在此地筑城以防海口,遂以其名为地名,始有任丘之称。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开始置县,隋至唐初两度置废,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复置任丘县,以后历代沿用。1945年4月30日任丘解放,1958年任丘、文安、大城三县合并,1961年恢复原县制。1986年3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目前建成区面积达41.4平方公里、市区人口34.3万,城市化率达到54.1%,居全省各县市之首。
任丘古迹较多。有战国时期燕赵边界的十二连桥,北宋名将杨六郎的屯兵堡垒,西汉名将李广的驻扎地,历史上著名的鄚州、阿陵、谒王、高郭古城遗址,明成祖的乐驾台,清康熙、乾隆的行宫,还有改革开放以后发掘出的前仰韶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等。
任丘市任丘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处京津冀经济圈,属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开放带,是国务院确定的对外开放市。市区北距北京151公里,东北距天津135公里。市境东与廊坊市文安、大城两县相连,南与河间市毗邻,西与保定市高阳县接壤,西北与安新县隔白洋淀相望,北与雄县相接。全市总面积1023平方公里,东西横距42.5公里,南北纵距41公里。 任丘自然资源丰富。共有耕地6.2万公顷。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和天然气,国家大型企业华北石油管理局、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分公司驻在市区,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1985年探明石油储量9.3亿吨,天然气16亿立方米。油田自1976年开发建设以来,最高单井日产原油达5400吨,最高年产量达1733万吨,为全国原油产量形成第四次增长高峰和年产量上亿吨做出了重大贡献。地热是任丘的优势资源,以中低温地热开发为主,出口温度分别为40℃和70℃。 任丘白洋淀旅游景区闻名中外。素有“北地西湖”和“华北明珠”之称的白洋淀位于市区西北10公里处,总面积366.6平方公里(任丘辖水域64.8平方公里),正常年份蓄水量达4亿立方米,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淀内水产资源丰富,现有鱼类31种,盛产鲤、鲫、鳝、鳜、青虾、河蟹、田鸡、田螺及菱角、鸡头米、莲藕、芦苇等。淀边的千里堤如长龙卧波,景色秀丽,妙趣天然。堤外有曾被誉为“天下第一大庙”(明、清两代)的鄚州庙。白洋淀历史上曾以“白洋夜月、枣林晚渡、长堤烟柳、十里荷香、水月桃花、金沙落照”等六大名景著称于世,是集观光游览、民俗风情、体育健身、科学探索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关键词:任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