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翻译公司
专业翻译公司_北京翻译公司
中文版中文 英文版英文 俄文版俄文 法文版法文 加入收藏加入收藏
意大利文版意文 韩文版韩文 日文版日文 德文版德文 设为首页设为首页

青田县翻译公司

发布时间:2013-05-25

相关词:青田县

青田县翻译案例---语通全球翻译公司

青田县 位于中国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东接温州,北接台州,西临丽水市|丽水,是丽水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2484平方公里,人口约47万,邮政编码323900。县人民政府驻鹤城镇鹤城东路109号。 青田是中国着名的华侨之乡、石雕之乡、田鱼之乡,现有海外华侨华人达22万之多,分布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青田县建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 “青田”之名,始见于南朝宋郑缉之《永嘉郡记》:“青田县有草,叶似竹,可染碧。名为竹青,此地所丰,故名青田。”(清孙让校集注明:南朝宋时青田未有) 至于县名的自来,历代史书中有如下记载。 * 《北宋太平寰宇记》:“青田县本松阳、括苍二邑之地,景云中析置,因青(田)山以为名。” * 清康熙《青田县志》:“青田山,县北一里。旧志:山下有四,产青芝,故名。” * 《清史稿·地理志》“青田,府东南百五十里,北青田山,县以此名。” * 清光绪《处州府志》“青田山,县北一里,叶法善栖此学道,田产青芝,故名。” * 据此,因山下田产责芝而得名“青田山”,县治设在青田山下而命名“青田县”,别名“芝田”。 春秋战国时期,今青田境域属瓯越地。秦统一六国后,征服欧阳和闽越,置闽中郡,今青田境城在其中。 西汉惠帝三年(前192)五月,瓯越首领驺摇因助汉灭秦有功,封为东海王,都东瓯地,世称东瓯王,辖地包括今温、台、处(丽)地区。始元二年(85),以东瓯地回浦乡建立回浦县。今青田境城在回浦县境内,属会稽郡。 东汉初期,改回浦县为章安县。建安八年(203),分章安县南乡建立松阳县,今青田境域是松阳县的一部分,仍属会稽郡。 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分会稽郡东部章安、临海、始平、永宁、松阳、罗阳等六县另设临海郡,今青田境城随属临海郡。 东晋大宁元年(323),分临海郡温桥岭南的永宁、安固、松阳、横阳四县置永嘉郡,包括今温、处(丽)地区,今青田境域随属永嘉郡。 南朝时,今青田境域隶属不变。 隋开皇九年(589)废郡,改永嘉郡为处州,分松阳县东乡建立括苍县,今青田境城为括苍县的一部分。开皇十二年,处州改称括州。大业三年(607),改括州为永嘉郡。唐武德四年(621),复改永嘉郡为括州。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刺史孔综奏请分括苍县建立青田县,隶属括州。天宝元年(742),改括州为缙云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括州。大历十四年(779),又改括州为处州,青田县隶属处州。 五代、宋,青田县隶属不变。 元时,青田县属江浙行中书省处州路。 明时,青田县属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处州府。 清康熙六年(1667),浙江省设杭嘉湖、宁绍台、金溜严、温处四道。青田县属温处道处州府。宣统三年(1911)十一月,浙江成立军政府,青田县属处州军政分府。 民国初期,废清代道、府、厅、州制。民国3年(1914),浙江省设钱塘、会稽、金华、瓯海四道,青田县属瓯海道。16年,废道,实行省、县二级制。21年6月,实行县政督察制,青田县先后属第十一区、第二特区、第九区、第七区、第六区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均驻丽水)。37年5月,青田县划归第五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温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青田县隶属温州专区。1963年5月,改属丽水专区(1968年11月改丽水地区),迄今未变。 青田建县以来,县境经历三次变迁。 明景泰三年间(1452),巡抚孙原贞以青田地广为由,奏请分本县鸣鹤乡和柔远乡的仙上里、仙下里等地  建立是宁县。青田县由己个部减为18个都。“其广轮之数,不下二百里”(清光绪《青田县志》。 民国37年(1948)7月1日、南田区的南田、西境.三阳、黄坛、岙里5乡和万源乡一一部分划给新建立的文成县。”同年8月1日,永嘉县的温溪、贵岙、黄坦、霞师4个乡和林福、界坑2乡的一部分划归青田县。当时青田县的面积为2779平方公里。 1961年10月,西岙、上横2个公社划给永嘉县。 ==名人== 青田文化多元,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墨客、政坛要人无不赞美青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青田名人辈出,包括明代国师刘基 (明朝)|刘基、七君子之一章乃器、巾帼领袖陈慕华、南宋三朝宰相汤思退、国民党副总裁陈诚、国民党少将朱炳熙、旅日世界全垒打王王贞治等等。


关键词: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