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翻译公司
相关词:麻城
麻城翻译案例---语通全球翻译公司
麻城市为中国湖北的一个县级市,由地级市黄冈市代管。地处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中段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着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麻城因后赵大将麻秋筑城而成名。版图面积3599平方公里。麻城历史悠久。七千多年前即已开发,春秋为楚地,名柏举,因吴楚在此大战(柏举之战)而闻名。秦属南郡,汉为西陵。后赵大将石勒部下麻秋筑城以守,始有麻城之名。隋开皇十八年设县并正式命名麻城,属黄州府,唐宋以后历代相袭至今。1986年撤县设市。根据国务院发布的2006年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概要》,麻城为国家级贫困县之一。
麻城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中段南麓,长江中游北岸。北与河南省商城县、新县以山脊为界,东北同安徽省金寨县依界岭分水,省内东邻罗田县,南接团风县、武汉市新洲区,西与红安县毗连。地理方位:东经114°40′—115°28′,北纬30°52′—31°36′。
麻城市辖19个乡镇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科技开发区,716个行政村,7461个村民小组,人口近120万。(2004年,辖龙池、鼓楼、南湖3街道办事处,中驿、宋埠、歧亭、白果、夫子河、闫河、盐田河、张家畈、木子店、三河口、黄土岗、福田河、乘马岗、顺河、龟山15镇,铁门岗1乡。居委会25个,村委会715个。) ==气候特征== 麻城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江淮小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热同季为普遍现象。年均气温13.0-16.1℃,平均降水量1111.2-1688.7mm,日照2153h,年无霜期250-270天。 ==物种分布== 全境地处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地带,兼南北的气候特点,树种繁多。据“七五”森林资源清查,全市已查明树种有61科,299种,其中乔木树种186种,灌木树种93种,木质藤本20种。其中,板栗、茶叶、天麻、花生、蚕茧、菊花、桐子、木梓、柿子、百合、蜂蜜等都是大宗产品,可供系列深度开发;葛粉、菱藕、白花菜、香菇可开发为无公害食品。主要野生动物中,兽类有山风獾、猸、狸、狼、豺、狐、豹猫等多种;鸟类有山鹰、猫头鹰、鹞鹰、斑鸠、大碓等多种;爬行类有菜花蛇、百节蛇等多种;水生类主要有青鱼、草鱼、白鲢等多种;昆虫主要有九香虫、白蜡虫等多种。 ==土地资源== 全市国土面积3747平方公里。地表资源相当丰富,有耕地123万亩,林地282.6万亩,草地198.4万亩,多样化的土种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 ==着名人物== 麻城是革命老区,是王树声、陈再道、许世友(今属河南新县)、张才千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军的家乡。原国务院总理李鹏称其祖籍为麻城。 着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祖籍麻城。建国51年来,周恩来、陈毅、董必武、李先念、江泽民、朱镕基、乔石、万里、温家宝、李瑞环等领导人先后亲临麻城。 ==旅游景点== 麻城奇山秀水,花色似锦。“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全市共有100万亩杜鹃林,其中,龟峰山有连片的10万亩古杜鹃群落,其面积之大、年代之久、密度之高、品种之纯、花色之美、中国一绝,世界罕见,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定为“中国面积最大的古杜鹃(映山红)群落”。麻城还有国家AAAA景区龟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五脑山、国家地质公园九龙山、历史文化名村杏花村、国家AAAA景区烈士陵园等。 ==经济概况== 工业已形成汽车配件、治金机械、花岗石材、电力能源、医药化工“五大集群”。汽车配件成为湖北省重点产业集群。麻城是“中国花岗石之乡”。特色农业已形成中国菊花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板栗之乡及蔬菜、畜牧、桑茶药产业等“三乡三业”,福白菊、黑山羊、绿壳蛋、野茶油茶名品畅销海内外。
关键词: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