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翻译公司
里斯本最好的翻译公司
城市概述 里斯本夜景(葡萄牙语: Lisboa [li?bo?])是南欧国家葡萄牙的首都,位于伊比利半岛的特茹河河口,靠近大西洋,是典型的海洋城市。在16世纪大航海时代,里斯本是当时欧洲最兴盛的港口之一。里斯本是葡萄牙共和国的首都和葡萄牙最大的海港城市,位于欧洲大陆的最西端。面积82平方公里。人口53.5万(1999年)。里斯本北面为辛特拉山。葡萄牙最大的河流特茹河流经城市南部注入大西洋。受大西洋暖流影响,里斯本气候良好,冬不结冰,夏不炎热。一二月份平均气温为8℃,七八月份平均气温为26℃。全年大部分时间风和日丽,温暖如春,舒适宜人。
地理位置里斯本位于北纬38°42、西经9°5,伊比利半岛的特茹河河口,西濒大西洋,同时也是欧洲大陆最西面首都。
里斯本占地84.8 平方公里,与一般的主要大城市不同,真正的“里斯本市”只局限在其历史城区,而其周边的地方则发展成其他的城市。但事实上,这些城市也属于大里斯本的一部分。
城市的西边是欧洲其中一个最大的公园Monsanto森林公园,该公园占地10平方公里。气候 里斯本是欧洲其中一个气候较温和的城市,整体来说,里斯本一年平均有3300个日照小时和100日下雨天。春季时阳光充沛,只有少量时间降雨,气温大约是10℃至27℃。夏季大部分时间为晴天,干燥且炎热,气温约是16℃至36℃。秋季气温温和,约是8℃至23℃。而冬天则有很多雨、大风且寒冷,温度约为-2℃至18℃,一般约为10℃。至于降雪也是甚为罕见,在2006年1月28日和1月29日,因为北极的冷锋影响欧洲而落了一场小雪,但在此以前整整四十年没有降雪的记录。此外,里斯本的气候也是强烈受到湾流的影响。人口 里斯本市的人口大约是564,477人,人口密度为6,658人/ k㎡,而大里斯本地区的人口就高达2,800,000人[3]。大里斯本地区是欧洲其中一个人口增长得最快的地区,根据联合国的估计,到2050年该地区的人口会增至450万。此外,据葡萄牙报纸《快报》Expresso对生活水平的统计,里斯本是全葡萄牙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城市历史 里斯本在史前时代就有人类定居。1147年,葡萄牙第一代国王阿方索一世夺取了里斯本。1245年,里斯本成为葡萄牙王国的首都和贸易中心。公元前为腓尼基人始建。13世纪成为葡萄牙首都。1755年全城三分之二毁于大地震,重建后的新城呈格子状布局。城市日益扩大,兴盛时为西欧大西洋沿岸各地与地中海区域间及东西方贸易的枢纽。战略要地,为葡萄牙海空军事基地,并有国际军事设施。
自新石器时代开始,里斯本的地区已经有伊比利亚人居住。公元前205年起为罗马人统治,当时的统治者凯撒把这个地区升格为市,并命名为“Felicitas Julia”(意为“祝贺凯撒”)。可是到公元5世纪起相继被蛮族占领,而在8世纪更被 摩尔人所夺取,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除了在市内兴建了很多清真寺外,还建了很多房屋和新的城墙,在他们的统治下,城市发展迅速,而在当时,市内住了信奉不同宗教的人如基督徒、穆斯林和犹太人等。
摩尔人一直统治里斯本直至1147年,他们被阿方索一世率领的十字军击败,使得里斯本重回基督徒的手中。1256年,里斯本正式成为葡萄牙的首都,从此就发展成为欧洲和地中心一带重要的贸易城市。在地理大发现时代,很多航海家如瓦斯科·达·伽马都是由里斯本出发到世界不同的地方探险的,因此,到了16世纪可算是里斯本最辉煌的时期,大量黄金从当时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运到里斯本,使得里斯本成为欧洲富甲一方的商业中心。(详见: 葡萄牙殖民帝国)
1755年,里斯本发生了一场[[里斯本大地震|大地震]],造成城市及港口的严重衰落,从此葡萄牙的国力也开始走下坡。及后在19世纪,拿破仑入侵里斯本,当时的皇室集体逃亡至巴西,而城市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里斯本则是少数开放的大西洋港口城市。现在她是葡萄牙的政治、文化中心,第一大港与第一大城。
1983年,贝伦塔及热诺尼莫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ónimos)成为世界文化遗产[1]。
1998年,里斯本主办世界博览会,主题为“海洋,未来的资产”,以配合里斯本海洋城市的特色。博览会举行共132天,总计一千万人次参观[2]。经济 里斯本是个工业发达的城市。特茹河南岸已成为葡萄牙的重要工业中心。主要工业有造船、水泥、钢铁、塑料、软木、纺织、造纸和食品加工等。里斯本的造船业世界闻名,可制造30-70万吨级的各种油轮。它还有欧洲最大的干船坞,可以检修100万吨级的大型油轮。每年修船量占世界总修船量的1/9。
里斯本区是葡萄牙最富庶的地区,这地区的人均GDP远高于欧盟平均人均GDP的水平,这地区的GDP占整个葡萄牙的45%。里斯本的经济主要是由服务业支持。此外,也有很多大公司的总部设于大里斯本地区,而特茹河的南岸也是相当工业化的。
里斯本的股票交易所是泛欧股票交易所的成员之一,该组织由荷兰阿姆斯特丹、法国巴黎、比利时布鲁塞尔和葡萄牙里斯本的各个交易合并而成立的,总部设于巴黎。交通概况 里斯本是全国的交通枢纽,是葡萄牙第一大港。港区延伸14公里,全国60%的进出口货物在这里装卸。里斯本市内交通以汽车和地铁为主。地铁于1959年投入使用,设20个站,年客运量达1.32亿人次。此外还有运行于城市山丘上的缆车和升降车。旅游业 可爱浪漫的黄色电车里斯本的旅游业对推动首都向现代化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里斯本西部大西洋沿岸的美丽的海滨浴场,是葡萄牙著名的旅游区,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地100多万旅游者。里斯本已成为葡萄牙最大的旅游城市。
葡萄牙人都说没有看过里斯本的人等于没有见过美景。这座美丽的城市里最好的大街位于太加斯河口(提荷河),太加斯河流向大西洋,并形成一个名为“槁之海”的内陆海,它是世界上最壮丽的自然港口之一,以大航海家在此启航著称。在太阳落到北岸小山上时,里斯本骄傲地展现她的宫殿、教堂以及跨越七座小山的老街。虽然老街慢慢地褪色,但是依旧让人记起当年的黄金时代。
最早在此水域泊船的是公元前1200年的腓尼基人,他们将这个后来叫做Lisboa或Lisbon的泊船处称为“和平之港”。这座城市先是由罗马人和西哥特人开发的,后来便是占领了该市的摩尔人。先知的绿旗在里斯本圣乔治城堡的防御工事上飘扬了长达400年之久。1147年,里斯本被阿方索一世领导的基督教十字军占领。战争胜利来之不易,其决定性事件是马廷·莫涅兹的牺牲,为了让基督徒大军袭击敌方大本营,莫涅兹只身插入圣乔治城堡的大门中,活活被夹死,让基督徒大军得以破门而入。
城市的宝库从此开始满溢。有自里斯本出发的船只前往非洲进行贸易,也有经由陆路而进行的买卖。当十五世纪后期,瓦斯科·达·伽马发现通往印度的新航线、佩德罗·阿瓦雷斯·加布拉将巴西变为殖民地时,葡萄牙首都变成欧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葡萄牙成为了世界强国。这个黄金时代的象征性标志是在太加斯河上装修华丽的贝伦塔。经由航海所运回的黄金、白银、宝石、丝绸、香料、珍奇植物和诸如活犀牛等动物都在这座瞭望塔附近卸下船来。
当曼纽尔一世在特殊场合检阅队伍时,他的身边总有六头大象和一头驯养的豹陪伴着。感谢上帝所有的恩赐,让曼纽尔王拥有宏伟的杰朗尼摩斯修道院,这是曼纽尔式建筑的优秀典范——哥特式、摩尔式及印度式建筑的结合。共花了60年时间来建筑这座灰白砂岩、三层拱顶的教堂。
该寺院是里斯本重大灾难中幸存的少数重要建筑之一。一次地震、三次海啸以及1755年万圣节连续不断的大火毁坏了整个城市。三万人被倒塌的墙压死、被波浪淹没,或被熊熊烈火烧死。15000栋房屋、300座宫殿和110座教堂被毁坏。
里斯本完美的比例归功于负责城市重建的彭巴尔侯爵的现代观点。彭巴尔将35000㎡的商业广场设置在太加斯河畔的一座王宫旁,如今已成为里斯本最明亮的宝石之一。凯旋门在它的北侧,通向新建有对称型码头的拜萨区或下城区。1988年这里的一场火灾烧毁了18座建筑物。
罗西欧区和拜萨区接壤的地方,今天已成为里斯本最活跃的广场,1820年,一名据称是异教徒的人在这里被活活烧死。离这儿不远便是瑰丽的自由大道,行人可以在橡树和紫葳下乘凉或是在路边遮阳咖啡座休息。当筋疲力尽的观光客翻阅旅游指南,计划他们今天剩余的旅程时,许多里斯本人不顾汽车刺耳的喇叭声,正享受午休时间的小憩。
在这个有85万居民的城市里,值得一看的东西不少。你可以通过陡峭的阶梯来到圣乔治城堡,看看42个博物馆的其中一个,或者尝试搭乘连接里斯本下城区到上城区的缆车。
或者你可以在古老的“诗人学会”咖啡屋喝上一杯浓缩咖啡,看看正从你身边经过的世界,或者在瑞巴多罗吃些刺手的龙虾,接下来或许可以到“吉祥瞭望台”,边喝葡萄酒,边听甜美而忧郁的“法多”悲歌,里斯本人称之为“思乡曲”。市建状况 里斯本的园林美化工作十分出色,市内有公园、花园250个,草坪、绿地面积达1400公顷。道路两旁有松柏、棕榈、菩提、柠檬、橄榄和无花果等树木。城市终年草木长青,鲜花盛开,宛如一座妩媚芬芳的大花园。里斯本依山傍水,整个城市分布在7个小山丘上,远远望去,色调深浅不一的红瓦顶房屋和浓淡不同的绿色树丛交相辉映,景色十分优美。历史名胜 里斯本里斯本有许多纪念塔和纪念碑。位于大西洋岸边的贝伦塔,建于16世纪初期,涨潮时,似浮在水面上,景色动人。塔前的热罗尼莫斯修道院,是流行于16世纪初期的曼努埃尔式建筑的典型,气魄宏伟,雕刻华丽。院内有全国知名人士的墓地,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和著名诗人卡摩安兹就长眠于此。附近的航海纪念碑,造型优美,宏伟壮观,远看好像航行在碧波万顷中的巨型帆船。碑上的浮雕,再现了当年葡萄牙航海家周游世界、搏击风浪的英雄壮举。广场的水泥地上,能工巧匠们制作的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清晰地标出了葡萄牙航海家远航世界各地的年代、地点和航线,使游人对葡萄牙航海史一目了然。亨利纪念碑是一艘石刻的大帆船(亨利在15世纪对葡萄牙航海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亨利像屹立在船头,四周站立着协助亨利的船长、地理学家、数学家、木工等人物雕像。庞包尔广场是为纪念庞包尔侯爵重建里斯本作出的巨大贡献而建立的,广场的中央竖立着庞包尔侯爵的雕像。文化教育 里斯本里斯本是葡萄牙的文化中心。著名的高等学府--里斯本大学,建于1911年,设有科学、文学、法律、药学、医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里斯本还有高等技术学院、音乐学院、艺术学院等。里斯本国家图书馆建于1796年,是全国藏书最丰富的图书馆。里斯本有许多博物馆。马车博物馆内收藏有16-19世纪中期皇家的各种马车,如四轮马车、御辇、轿式大马车以及双轮轻便马车等。14世纪建立的卡尔马教堂,现已辟为考古博物馆。民俗和艺术博物馆,展出现代和古代的装饰和民间艺术等。里斯本的古本江基金会是葡萄牙最大的文化中心,也是欧洲最大的文化中心之一。它以促进教育、文化艺术、科学和慈善事业的发展为宗旨,有基金4亿多美元,是世界最大的基金会之一。该基金会坐落在古本江公园,基金会的本部与博物馆连接在一起,有一条长60米、宽17米的艺术品展览廊,还有一个设有1300个座位的大厅。大厅的音响效果很好,可以演出交响乐、芭蕾舞、戏剧、电影,还可以举行会议,每个座位上装有6种语言的同声传译设备。大厅旁有排练室和数个中小型会议室。博物里陈列着3000多种东、西方文物。博物馆旁为图书馆,藏书10万册。古本江基金会为促进葡萄牙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城市节 里斯本每年举行一次的城市节,是葡萄牙人民传统的民族节日。城市节的晚上,全城张灯结彩,灯火辉煌。这一天各区还举行盛大的游行,在游行队伍中,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传统民族服装,手上举着纸糊的灯笼,灯笼上面画着著名的建筑物和市民们妙趣横生的生活情景。友好城市 * 中国 青岛(2010)
* 中国 北京(2007)
* 中国 澳门
* 希腊 雅典
* 几内亚比绍 比绍
* 几内亚比绍 泽绍
* 阿根廷共和国 布宜诺斯艾利斯
* 匈牙利 布达佩斯 (1992)
* 美国 新泽西州泽西市
* 安哥拉共和国 罗安达
* 西班牙 马德里 (1979)
* 马来西亚 马六甲 (1984)
* 莫桑比克 马普托
* 加拿大 蒙特利尔
* 塞浦路斯 尼科西亚
* 法国 巴黎
* 佛得角共和国 培亚
* 摩洛哥 拉巴特
* 巴西 巴西利亚
* 巴西 里约热内卢 (1980)
* 巴西 圣保罗
*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圣多美
* 克罗地亚 萨格勒布 (1977)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 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发生于1755年11月1日早上9时40分。这是人类史上其中一次破坏性最大和死伤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死亡人数高达约六万至十万人(明嘉靖关中大地震83万死伤)。大地震后随之而来的火灾和海啸几乎将整个里斯本付之一炬,同时也令到葡萄牙的国力严重下降,殖民帝国从此衰落。
现在的地质学家估计这次地震的规模达到里氏震级9级,震中位于圣维森特角之西南偏西方约200千米的大西洋中。它造成的影响首次被大范围地进行科学化的研究,标志着现代地震学的诞生。这次事件也被启蒙运动的哲学家广泛讨论,启发了神义论和崇高哲学的发展。足球俱乐部里斯本竞技基本资料 队名:里斯本竞技足球俱乐部
英文名:Sporting Clube de Portugal Lisbon
国语译名:里斯本竞技足球俱乐部
球场:何塞·阿尔瓦拉德球场
所属国家:葡萄牙
联赛级别:葡超
球衣赞助:彪马
主席:Filipe Soares Franco
主教练:Paulo Jorge Gomes Bento
经典队服:绿白色横间条衫,黑色短裤球队历史 其实里斯本竞技足球俱乐部真实名字叫“葡萄牙竞技俱乐部”,外号“狮子”或“绿白军团”,但由于历史原因,在葡萄牙之外人们习惯称其“里斯本竞技”,俱乐部也曾有意为自己正名,但后来发现难度太大也只好接受了内外名字不一的事实!
里斯本竞技1902年,首任俱乐部主席霍尔特雷曼子爵向其祖父借来钱和地,倡议组建了一只球队,当时名字叫做“贝拉斯竞技俱乐部”,1904年更名为“大草原竞技俱乐部”,1906年开始改用“葡萄牙竞技俱乐部”至今!
长期以来里斯本竞技一直是葡萄牙三强之一,有超过9万名会员,但国内外赛场上的表现日渐没落,不但国内联赛夺冠的总数已经被波尔图超过,仅列三强之末,欧洲赛事也只有一个优胜者杯赛冠军,远远落后于分别两获欧洲冠军杯的本菲卡和波尔图!
与本菲卡一样,里斯本竞技也拥有多个体育运动队,里斯本竞技的青训基地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出色的之一,这里曾培养了葡萄牙黄金一代的灵魂费戈,还有现在效力曼联的新一代费戈接班人纳尼和效力于皇家马德里的C·罗纳尔多,许多欧洲俱乐部都经常选择这里作为夏季集训地点!
里斯本翻译公司案例 | ||
里斯本移动 | 里斯本联通 | 里斯本电力公司 |
里斯本铁通 | 里斯本石化集团 | 里斯本电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