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翻译公司
专业翻译公司_北京翻译公司
中文版中文 英文版英文 俄文版俄文 法文版法文 加入收藏加入收藏
意大利文版意文 韩文版韩文 日文版日文 德文版德文 设为首页设为首页

和平区翻译公司

发布时间:2013-05-25

相关词:和平区

天津市和平区境内人口稀少。明清时期,和平区境内村落逐渐增多。清朝咸丰十年(1860年),和平区境内先后成为天津英租界、天津美租界、天津法租界、天津日租界。清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和平区境内除租界外,南市地区和新兴街地区隶属于当时的天津县南段。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和平区境内除租界外,南市地区隶属于天津县东区,新兴街地区隶属于天津县南区。1913年4月,南市地区隶属于东区六所管辖,新兴街地区隶属于西区。1928年6月20日,南市地区隶属于为公安一区一、六所管辖,新兴街地区隶属于公安二区管辖。1938年3月,南市地区隶属于第一区,新兴街地区隶属于第二区。1943年,天津日租界改名为兴亚第一区,天津英租界和天津法租界分别改名为兴亚第二区和兴亚第三区。1944年4月,天津日租界和天津法租界划分为一区,天津英租界和新兴街地区划分为六区,南市地区划分为七区。1946年3月,天津市政府将天津日租界和天津法租界划分为第一区,天津英租界划分为第十区,南市地区划分为第七区,新兴街地区划分为第六区。[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10月10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将今和平区境分别归属一区和五区。1956年1月1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将一区改称和平区,将五区改称新华区。1958年9月9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将原和平区全部、原新华区全部,原城厢区大部分和原河北区一部分合并组成新的和平区,当时全区面积为13.857平方公里。1960年10月14日,和平区所辖原城厢区的东南角、东北角和鼓楼西3个公社划归南开区,和平区的光复道街划归河北区,当时的全区总面积为13.4平方公里[2]。1962年2月10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将原所属和平区的卫南、郭村、王稳庄和杨柳青公社小甸与南开区所属农村人民公社合并,成立西郊区,并将原所属和平区的东堤头农村人民公社与红桥、河北区农村人民公社合并,成立北郊区。
和平区和平区位于天津市中心,是天津市政治、商贸、金融、教育、医疗卫生中心。辖区面积9.9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2万人,常住人口32.23万人。辖劝业场、小白楼、南市、新兴、体育馆、南营门等六个街道办事处,共有86个社区。2004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70.2亿元,比上年增长25%,完成财政收入7.8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和平区具有六大优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平区是天津市中心城区的核心区,公交、地铁网线密集,交通便捷畅达辐射全市。海河从辖区穿行顺流而下,规划建设中的海河开发节点——和平广场依河而建,水景交融,商旅结合,商文互动,将商业的繁华喧嚣与海河的妩媚宁静融为一体。极为重要的政治优势。和平区是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警备区等天津市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市委、市政府的众多部门均坐落于此,素有天津市政治中心之称。寸土寸金的商业优势和平区历史上就是经商宝地。作为天津的中心商业区、中心商务区,辖区内拥有劝业场、滨江商厦、中原百货华联店、伊士丹、津汇广场、伊都锦商厦等万平米以上的商业设施15家;拥有万达商业广场、女人街等10万平米以上的大型商业卖场2家;拥有商业氛围浓厚的和平路、滨江道商业步行街、小白楼商业街。目前,已经形成繁华的劝业场、南市、小白楼、南京路等一批商圈,闻名遐迩的解放路金融街,以及规划建设中的南京路、贵州路、卫津路商务带。
和平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和谐社会扎实推进。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呈现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发展方式稳步转变,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和任务。2006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87%。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3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63亿元,比上年增长52.06%,占全区增加值总量的9.4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62%,占全区增加值总量的90.56%。


关键词: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