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翻译公司
发布时间:2013-05-25
相关词:贵州 贵州省:以贵山得名.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变.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处处洋溢着浓浓的高原豪放之气。在这个和睦的民族大家庭里,各族人民以无穷的智慧,创造了本民族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不同的民族心理,形成了各民族各自不同的乡土风俗,节日庆典和文艺活动方式,民族民间工艺,编织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贵州高原风情画,成为独具特色不可替代的宝贵旅游资源。多民族聚集的贵州,是一个歌舞的海洋。各民族历来以能歌善舞著称。苗族所唱的歌既有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的“飞歌”,也有低回婉转,优美抒情的“游方歌”,更有质朴庄重的“古歌”“酒歌”,其调式不一,各具韵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侗族的侗歌大都旋律优美,曲调多样,内容丰富,且因词选调,歌与词水乳交融,既有独唱,也有合唱。黔南、黔西南一带的布依族舞蹈有几十种,歌有大调、小调、大歌、小歌等,而且注意押韵,唱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苗族、侗族所跳的芦笙舞动作潇洒风格纯朴、舞姿活泼,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总之,贵州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风格的歌舞,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贵州的民族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贵州,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随处可见。苗、布依、侗、水、瑶等民族的干栏式吊脚楼,布依族、仡佬族的石板房、彝族的土司庄园,瑶族的歇山顶茅屋,苗族的大船廊、木鼓房、铜鼓坪、芦笙堂、妹妹棚、跳花场,侗族的鼓楼、花桥、戏楼、祖母堂,布依族的凉亭、歌台,彝族、水族的跑马道等,从多侧面、多层次反映了贵州各族人民的社会文化和创造才能。位于中国西南部云贵高原东部,东径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面积为17.62万平方公里。年均气温14-16度。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地貌】贵州地势东高西低,平均海拔1170米左右。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据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04年,全省土地总面积1761.5万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为1529万公顷;建设用地面积为53.5万公顷;未利用土地面积179万公顷。生物资源:贵州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其中野生动物达3800多种,以刺梨、猕猴桃等为主的高维C植物和以木耳、香菇为主的高蛋白植物以及以五倍子为主的鞣料植物等更具优势;有药用植物3700余种,占中国中草药品种的80%,是中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尤以杜仲、天麻、吴萸、石斛、黄连等诸多药材最为著名;有珍稀植物70种,其中银杉、珙桐、秃杉、桫椤,在国内外已属罕见,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野生动物资源1000余种,83种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其中黔金丝猴、黑叶猴、华南虎、黑颈鹤等14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能源:贵州雨量充沛,产水模数高,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水能资源达1874.5万千瓦。排名中国第六位。每平方千米拥有水能资源106千瓦,列国内第三。其可开发量l683.3万千瓦,占中国总量的4.4%,居第七位。煤层中还普遍蕴藏着丰富的可供开发用的煤层气。矿产资源:贵州是中国的矿产资源大省之一,目前已发现矿产123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有76种,在全国排名前五位的矿产有28种,前十位的有41种。煤炭、锰矿、铝土矿、锑矿、金矿、硫铁矿、磷矿、重晶石等主要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贵州以“江南煤都”著称,资源储量居江南各省、区、市之首,位全国第五位;贵州铝土矿资源位全国第三位;磷矿资源储量位全国第二位,贵州是全国富磷矿最多的省份,富磷矿资源储量占全国总量的32.6%;贵州重晶石有全国最大的产区,资源储量位全国第一位。人口
【人口统计】2004年,全省总人口出生率为15.08‰,死亡率为6.35‰。年末常住总人口(常住一年及以上)达到390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4.04万人。人口增长率 200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73‰。
【民族及人口】贵州国土总面积17.62万平方千米;民族成份56个,其中世居民族有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白、瑶、壮、毛南、蒙古、仫佬、羌、满族等17个,少数民族人口1477.55万人,占贵州总人口的37.85%。
【文化程度】2004年全省“普九”人口覆盖率提高到82.4%,比上年提高17.3个百分点。建成165所“义教工程”项目学校,新建、扩建农村中小学403所。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2004年,全省生产总值为159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4%,创1985年以来最快增长水平。人均GDP 2004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为4215元。GDP比重 200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34.11亿元,比上年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1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4.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4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2%。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分别比上年提高0.7、0.9和1.8个百分点。
【工业产值和增长率】2004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完成574.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农业产值和增长率】200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在上年增长6.8%的基础上又增长4.1%,达到1150万吨。
【外贸状况】2004年,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5.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8%。其中,进口额6.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3.3%;出口额8.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4%。 外资利用状况 2004年,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1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53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1%。
【财政收入】2004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296.48亿元,比上年增长25.3%。财政支出418.42亿元,比上年增长25.9%。
【支柱产业】原材料工业、机械电子、轻纺工业通讯2004年电信业务总量为128.4亿元,比上年增长33.8%;移动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31.4%和46.8%。交通
【铁路】管辖铁路以贵阳为中心,省内有川黔、贵昆、黔桂、湘黔、内昆(贵州段:梅花山~昭通)五条铁路干线及开阳、水大、湖林三条铁路支线,线路总延展里程3009.7公里,其中正线延展里程2126.1公里。营业里程1552.5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1221.1公里。黔桂、川黔、贵昆、湘黔、内昆五大铁路干线以贵阳为交汇点。东出湖南,西入云南,北通川渝,南达广西,形成四通八达的贵州铁路运输网络。
【公路水路】2004年: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05.3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公路改造5073.5公里,其中县际油路1687公里,通乡油路1129.3公里。建成通村道路8165公里,沟通1004个不通公路的行政村。2004年全省新增公路通车里程814公里,新增高速公路90公里,新增等级公路3995公里,新增高级、次高级路面2917公里。新增五级航道242公里。截止2004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611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13公里,二级以上公路3125公里,等级公路36347公里,分别占公路通车里程的0.9%、6.8%和78.8%,高级、次高级路面15983公里,占公路通车总里程的34.7%。全省内河航道里程达到3716公里,其中五级航道542.8公里。全年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5.61亿人,旅客周转量150.79亿人公里,货运量1.35亿吨,货物周转量84.27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6.42%、11.44%、5.08%和9.97%。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774.63万人,旅客周转量1.55亿人公里,货运量393.93万吨,货运周转量5.9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32.87%、33.91%、7.4%和32.5%。公路、水路客货运输分别占综合运输体系的95.5%、76.4%、1.3%和2.2%,公路运输稳列综合运输首位。
【民航】截至2004年底,贵阳龙洞堡机场已开通贵阳至香港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桂林、厦门、西安、海口、三亚、长沙、武汉、杭州、南昌、大连、哈尔滨、青岛、济南、郑州等51个城市的航班。2004年旅客吞吐量达272万人,在全国140余个民用机场中名列第23位。
关键词: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