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公司_北京翻译公司
语通全球北京翻译公司   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翻译公司
您现在的位置: 翻译首页>> 翻译公司大全>> 刚果共和国翻译公司

刚果共和国翻译公司

刚果共和国最好的翻译公司
简介国名  (法语):République du Congo国旗国名释义:源于刚果河。当地土语意为“大河”
  别称:木材之国国花  香桃花心木国旗  绿色象征茂密的森林植被,黄色象征丰富的资源和无尽的财富,红色象征为非洲的自由和独立洒在这片光荣的土地上的热血国徽  顶端为法文“刚果共和国”;底部为“团结、劳动、进步”。刚果(布)国徽气候:南部热带草原气候、中北部热带雨林气候
  名胜:莫古古鲁瀑布
  工业:采矿、木材加工、纺织、皮革、化工、水泥等
  农业:木薯、稻米、玉米、香蕉等
  矿产:石油、钾盐、铅、锌、铜、铁等人口  420万(据2007年联合国人口基金估算)。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全国有大小民族56刚果(布)民间舞蹈个,属班图语系。最大的民族是南方的刚果族,约占总人口的45%;北方的姆博希族占16%;中部太凯族占20%;北方原始森林里还生活着少数俾格米人。官方语言为法语。民族语言南方为刚果语、莫努库图巴语,北方为林加拉语。全国居民中一半以上信奉原始宗教,26%信奉天主教,10%信奉基督教,3%信奉伊斯兰教。
  民俗:一些地区流行瘢纹饰,人为使脸部长出肉瘤,以此为美。重视婚礼和葬礼。地理自然地理  东北部为海拔300米的平原,是刚果盆地的一部分;南部和西北部是高原,高度在500-1000米之间;西南部是沿海低地;高原同沿海低地之间为马永贝山地。刚果河(扎伊尔河)及其支流乌班吉河的部分地段是同刚果金的界河。境内刚果河支流有桑加河、利夸拉河等,库依路河单独入海。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中部、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气温高,湿度大。刚果共和国历史地理  13世纪末14世纪初,班图人在刚果河下游建立了刚果王国。15世纪起,葡、英、法殖民者相继侵入。1884年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将刚果河以东地区划为比属刚果,即今刚果民主共和国,以西地区划为法属刚果,即现在的刚果共和国。1910年,法国占领了刚果。1958年11月成为自治共和国,但仍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1960年8月15日,刚果获得完全独立,定国名为刚果共和国。1961年3月27日尤卢当选为第一共和国总统。1968年6月31日改国名为刚果人民共和国。刚果(布)妇女1979年3月刚果劳动党第三次特别代表大会选举德尼·萨苏-恩格索为党的主席,同时当选共和国总统。1984年7月刚果劳动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刚果现阶段革命是民族、民主、人民革命。”1990年7月,劳动党决定放弃马列主义,但坚持社会主义;主张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放弃劳动党领导地位。1991年2月25日至6月10日,刚果举行全国会议,执政的劳动党和66个反对党及134个社会团体与会。会议通过了《根本法》,即临时宪法;决定将国名刚果人民共和国改为刚果共和国,同时恢复使用独立时的国旗和国歌。政区地理  全国共划分10个地区(Région):布昂扎(Bouenza)、盆地(Cuvette)、西盆地(Cuvette-Ouest)、雷库木(Lekoumou)、利库阿拉(Likouala)、高原(Plateaux)、波尔(Pool)、桑加(Sangha)、尼阿里(Niari)、奎卢(Kouilou)。全国共划分10个省,6个直辖市,83个县 。资源地理  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已探明可采石油储量约190亿桶,天然气储量约1000亿立方米。七十年代初开始在海上进行大规模开采,内陆油田尚处于勘探阶段。2010年石油日产量34万桶。2009年石油产值约占刚国内生产总值的61.7%,占出口总收入的90.3%。
  钾盐矿储量约数10亿吨,磷酸盐矿600万吨,铁矿约10亿吨。此外还有铝、锌、铜等金属矿。区划  主条目:刚果共和国行政区划
  全国分为12个省一个市:
  布恩扎(Bouenza)
  布拉柴维尔(Brazzaville)(市)
  盆地省(Cuvette)
  西盆地省(Cuvette-Ouest)
  奎卢(Kouilou)
  雷库穆(Lékoumou)
  利夸拉(Likouala)
  尼阿利(Niari)
  高原省(Plateaux)
  黑角(Pointe-Noire)(市)
  普尔(Pool)
  桑加(Sangha)政治政要  【国家元首】
  共和国总统Président de la République为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及武装力量最高统帅。
  1963/08/16~1963/12/19临时政府首脑Chef du Gouvernement Provisoire,1968/09/04~1968/09/05国家革命委员会主席Président du Conseil National de la Révolution,1968/09/05~1970/01/03、1977/04/03~1979/02/05、1979/02/07~1979/08/14国家元首Chef de l'Etat。
  ​姓名任期政党​尤卢 Fulbert Youlou (1917~1972)1960/08/15~1963/08/15UDDIA​穆萨卡 David Moussaka[1]
穆扎巴卡尼 Félix Mouzabakani[1]1963/08/15~1963/08/16军人​马桑巴-代巴 Alphonse Massemba-Débat (1921~1977)1963/08/16~1968/09/04MNR代理普瓦尼特 Augustin Poignet (1928~2008)[2]1968/08/03~1968/08/04军人​恩古瓦比 Marien Ngouabi (1938~1977)1968/09/04~1977/03/18PCT代理拉乌尔 Alfred Raoul (1930~1999)1968/09/05~1969/01/01军人​刚果劳动党军事委员会Comité Militaire du Parti Congolais du Travail[3]
雍比-奥庞戈 Jacques Joachim Yhombi-Opango (1939~)
萨苏-恩格索 Denis Sassou-Nguesso(1943~)
戈马 Louis-Sylvain Goma (1941~)
埃巴卡 Jean-Michel Ebaka
恩戈洛 Raymond Damase Ngollo
姆比亚 Martin Mbia
比马 Pascal Bima (1930~2003~)
奥刚果 Nicolas Okongo
卡塔利 François Xavier Katali (1941~1986~)
恩济巴 Florent Ntsiba (1949~)
昂加 Pierre Anga (1940~1988)1977/03/19~1977/04/03军人​雍比-奥庞戈 Jacques Joachim Yhombi-Opango1977/04/03~1979/02/05PCT​齐卡亚 Jean-Pierre Thystère Tchicaya(1936~2008)1979/02/05~1979/02/07PCT​萨苏-恩格索 Denis Sassou-Nguesso 1979/02/07~1992/08/31PCT​利苏巴 Pascal Lissouba (1931~)1992/08/31~1997/10/18UDAPS​萨苏-恩格索 Denis Sassou-Nguesso[4] 1997/10/24~PCT/ FDU
  [1] 临时政府负责官员。
  [2] 代理马桑巴-代巴Massamba-Débat。
  [3] 委员会成员仅仅于1977年4月3日宣布,而在1977年3月19日公布的同一份公报中,雍比-奥庞戈Yhombi-Opango 被任命为委员会主席。
  [4] 实际上自1997年10月18日起掌权。
  FDU = 联合民主力量Forces Démocratiques Unies
  MNR = 全国革命运动National Révolutionnaire Mouvement
  PCT = 刚果劳动党Parti Congolais du Travail
  UDAPS = 争取民主与社会进步联盟Union pour le Développement et Progrès Social
  UDDIA = 保卫非洲人利益民主联盟Union Démocratique pour la Défense d'Intérêts Africains
  德尼·萨苏-恩格索 (Denis Sassou-Nguesso) ,共和国总统、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武装力量最高统帅。1943年生于刚果北部盆地省奥旺多(Owando),姆博希族人。早年曾先后在阿尔及利亚和法国的军校学习。1961年参军,后历任伞兵营连长、营长、布拉柴维尔军区司令、陆军司令、国家保安局长等职。1963年8月参加推翻尤卢政权的“八月革命”。1968年参加“七·三一运动”,后任全国革命委员会委员。刚劳党创始人之一。1969年刚劳党成立大会上当选中央委员,后历任政治局委员、常设军事委员会常务书记。1975年底任“特别参谋部”成员,兼负责国防和安全工作的部长级代表。1977年3月任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负责党务和国防。1979年3月当选为党中央主席,出任国家元首和部长会议主席。同年8月就任总统。1984年和1989年连任。1989年晋升为上将。1992年8月,竞选总统失利后下野。1997年10月再次就任总统。2002年3月10日,赢得战后首次多党大选,当选总统。2009年8月在总统大选中胜选连任。2010年1月起出任中部非洲经济与货币共同体轮值主席。1980年7月、1987年4月、2000年3月和2005年9月作为总统访华。2006年11月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09年11月赴埃及沙姆沙伊赫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2010年4月来华出席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已婚,有7个子女。
  独立后长期由刚果劳动党一党执政。1990年实行多党制,目前政党总数约180多个。政党  现主要政党情况如下:
  (1)刚果劳动党
  (Parti Congolais du Travail, 简称刚劳党,PCT):1969年12月31日成立。创始人为已故总统马里安·恩古瓦比。原为刚唯一合法政党。1992年在首届多党选举中失利,成为反对党。1997年10月内战结束刚果共和国风景后,重新成为执政党。1990年12月召开特别四大修改党纲党章,放弃马列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作为党的政治指导,改“先锋队”为群众党。2002年7月放弃原“镰刀、斧头和棕榈叶”的党徽图案,改用“大象”标志。2004年11月、2005年12月召开了中央委员会第4、5次特别会议,讨论党修改党纲、党章、重组易名事,各派存有较大分歧。现有1.5万党员。主席德尼·萨苏-恩格索,代理总书记伊西多尔·姆武巴总理。
  (2)“新民主力量”
  (Forces Démocratique Nouvelle - FDN)于2007年立法选举前成立,由42个政党组成,在原“联合民主力量”基础上重组并扩建,旨在支持萨苏总统赢取2009的总统选举。负责人:莱昂·阿尔弗雷德·奥宾巴(Léon Alfred Opimbat)。
  (3)民主与社会进步联盟
  (Rassemblement pour la Démocratie et le Progrès Social, 简称民进盟,RDPS):目前为刚第二大政治力量。1990年10月19日成立,曾有党员10万人,势力范围主要集中于南方黑角市和奎卢省。创始人刚果共和国主席、蒂斯泰尔·契卡亚(Thystère Tchicaya),总书记为埃尔韦·贡比拉(Hervé Kombila)。自称左翼政党。党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反对独断专横、专制主义和一党制的社会,反对国家成为少数人致富的机器。内战结束后,该党明确支持萨苏新政权,参与战后重建。1998年1月契卡亚代表该党参加“全国和解、团结、民主和重建论坛”。
  (4)泛非社会民主联盟
  (Union Panafricaine pour la Démocratie Sociale, 简称泛非联盟 ,UPADS):前政权执政党。1991年1月成立,6月获合法地位。曾有50万名党员,势力范围在南方省。创始人为前总统利苏巴。1997年10月利苏巴在内战失败后流亡国外。12月召开会议,原执行局成员、前国务部长马丁·姆贝里当选为代理第一书记,并组成临时执行局,将利苏巴开除出党。1998年1月参加“全国和解、团结、民主和重建论坛”,2000年8月,举行全国委员会特别会议,选举姆贝里为总书记和代理主席。2001年12月姆贝里因党内矛盾辞职另组新党。2004年9月,利苏巴指定翁加古·达楚(Ongakou Datchou)任主席,保罗·马基塔(Paul Makita)为党的总书记。宣布党员不得进入国家机构,将进入议会的议员开除出党。2007年,参加立法选举,获得12个席位,成为议会第二大党,但已公开表示在党的领导人仍流亡国外的情况下无意入阁。现任总书记帕斯卡尔·马比阿拉(Pascal Mabiala)。
  (5)刚果民主与全面发展运动
  (Mouvement Congolais pour la Démocratie et le Développement Intégral, 简称民发运动,MCDDI):1989年8月3日成立,1990年底获合法地位。曾系前政权参政党。有党员7万,势力范围主要在普尔地区和布拉柴维尔市。该党创始人、主席贝尔纳·科莱拉(Bernard Kolélas),曾任布拉柴维尔市长、总理,内战结束后流亡国外,2005年10月回国。1998年1月21日,原副总书记、新政府工矿部长米歇尔·芒布亚(Michel Mampouya)当选为代理主席,勒当贝·昂比利(Letembet Ambilly)当选为总书记。1998年1月,该党参加“全国和解、团结、民主和重建论坛”。科莱拉回国后,改组党的领导机构,宣布退出反对党联盟,呼吁放弃暴力,与政府共谋和平与发展。 2007年与刚劳党联手参加立法选举,并进入政府。
  (6)民主与发展同盟
  (Rassemblement pour la Démocratie et le Développement,简称民发同盟,RDD):1990年11月成立,曾有党员10万人,其中不少是刚劳党党员,势力范围主要在北方盆地省奥旺多。创始人为前总统若阿基 雍比-奥庞戈(Joachim Youmby-Opango)。内战后一度瘫痪。2004年,雍比应萨苏邀请回国,与政府实现和解。2007年9月,召开党内领导人特别会议,重组领导机构,雍比任党主席,原代理主席萨蒂南·奥卡巴(Saturnin Okabe)为副主席。
  (7)民主共和联盟- 马灯党
  (Union pour la Démocratie et la République Mwinda,UDR-Mwinda):1992年10月成立。是唯一以反对党名义进入议会的政党。党员4000余人,势力范围主要在布拉柴维尔和普尔地区。创始人、主席为前国民议会议长、过渡政府总理安德烈米隆戈(André Milongo)。2001年7月14日,以该党为主体成立了反对党联盟民主与进步联盟(ADP)。政体  现行宪法于2002年1月20日全国公民投票通过。宪法规定: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和半总统、半议会制政体;共和国总统由直接普选产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监督宪法的执行和行政机构的正常运转;总统任命或解除由议会多数派产生的总理及其内阁成员的职务,主持内阁会议;总统有权在征询总理和国民议会议长意见后解散国民议会;总理为政府首脑,领导政府的活动并保证法律的执行。宪法  全民公投通过的新宪法系刚历史上第八部宪法,规定: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共和国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最高统帅,主持部长会议,任免部长,部长只对总统负责;总统由直接普选产生,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一次;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总统与议员共同拥有立法创议权;总统不得解散议会,议会不得罢免总统。总统职位空缺期间,由参议院议长代行总统之职。议会  实行两院制,包括国民议会和参议院,均有立法权。刚将于2012年中期举行立法选举。
  国民议会议员137名,由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本届议会于2007年7月选举产生,执政的刚果劳动党及其盟党获胜,普尔省代表首次进入国民议会。下设经财,司法和行政,外交与合作,防务安全,教育、文化和科技,卫生与社会,计划与领土整治等7个委员会。议长朱斯坦·孔巴(Justin Komba),刚果劳动党成员。地图国民议会中有3个议会党团:总统多数派党团(有113名议员,其中刚果劳动党47名,其他总统派政党28名,独立人士38名)、刚果民主与全面发展运动党团(有11名议员)、反对党党团(有13名议员,其中泛非社会民主联盟11名,民主共和联盟-马灯党1名,小党1名)。
  参议院议员66名,经地区选举团间接选举产生,任期6年,每3年通过抽签改选二分之一,2005年9月和2008年8月顺利实行改选。下设法律、行政和人权,经财、生产、装备和环境,外交与合作,防务安全,教育、文化和科技,卫生、就业和社会等6个委员会。议长安德烈·奥巴米·伊图(André Obami Itou),2007年12月由参议院特别会议选举产生,刚果劳动党成员。
  参议院中各党派所占席位如下:刚果劳动党19名,联合民主力量25名,泛非社会民主联盟2名,民主与社会进步联盟5名,刚果民主与全面发展运动2名,独立人士10名,小党9名。政府  2009年9月15日刚政府改组,现有成员37人:运输、民用航空和海上运输国务部长:伊西多尔·姆武巴(Isidore MVOUBA),经济、计划、领土整治和一体化国务部长:皮埃尔·穆萨(Pierre MOUSSA),掌玺、司法和人权事务国务部长:艾梅·埃马努埃尔·约卡(Aimé Emmanuel Yoka),劳动和社会保障国务部长:弗洛朗·齐巴少将(Florent TSlBA),工业发展和私营企业促进国务部长:鲁道夫·阿达达(Rodolphe ADADA),财政、预算和国库部长:吉尔贝·翁东戈(Gilbert ONDONG0),外交与合作部长:巴西勒·伊奎贝(Basile Ikouébé),内政和权力下放部长:雷蒙·泽菲兰·姆布卢(Raymond Zéphirin Mboulou),矿藏和地质部长:皮埃尔·奥巴(Pierre OBA),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和环境部长:亨利·琼博(Henri DJOMBO),公职和国家改革部长:居伊·布里斯·帕尔费·科莱拉斯(Guy Brice Parfait Kolélas),装备和公共工程部长:埃米尔·乌奥索(Emile Ouosso),建设、城市规化和住房部长:克洛德·阿方斯·恩西卢(Claude- Alphonse NSILOU),农业和畜牧业部长:里戈贝尔·马本杜(Rigobert Maboundou),总统府负责国防事务部长:夏尔·扎沙里耶·博瓦奥(Charles Zacharie Bowao),中小企业和手工业部长: 阿德拉伊德·穆加尼女士(Adélaïde MOUGANY),商业和供给部长:克洛迪娜·穆纳里女士(Claudine MUNARI),技术职业教育、专业资格培训和就业部长:安德烈·奥孔比·萨利桑(André Okombi SALISSA),初、中级教育和扫盲部长:罗莎莉·卡马·尼亚马约瓦女士(Rosalie KAMA NIAMAYOUA),高教部长:昂热·安托万·阿贝纳(Ange Antoine Abena),渔业和水产养殖业部长:埃洛·曼普亚·曼聪(Hellot Mampouya Mantson),卫生和人口部长:乔治·莫扬(George MOYEN),能源和水利部长:布鲁诺·让·里夏尔·伊图瓦(Bruno Jean-Richard ITOUA),石油天然气部长:安德烈·拉斐尔·洛恩巴(André Raphaël LOEMBA),科技部长:亨利·奥赛比(Henri OSSEBI),文化和艺术部长:让-克洛德·加科索(Jean-Claude GAKOSS0),社会事务、人道主义行动与互助部长:埃米莉安娜·拉乌尔女士(Emilienne RAOUL),体育和体育教育部长:雅克·伊冯·恩多卢少将(Jacques-Yvon NDOLOU),总统府负责经济特区事务部长:阿兰·阿库瓦拉·阿蒂波(Alain AKOUALA Atipault),邮电和通讯新技术部长:蒂埃里·蒙加拉(Thierry Moungalla),旅游和娱乐部长:马蒂约·马夏尔·卡尼(Mathieu Martial KANI),土地事务和公产管理部长:皮埃尔·马比亚拉(Pierre MABIALA),新闻和与议会关系部长:比安弗尼·奥基米(Bienvenu OKIEMY),妇女促进和综合发展部长:让娜·弗朗索瓦丝·莱孔巴·卢梅托-蓬博女士(Jeanne Françoise Leckomba Loumeto-Pombo),公民教育和青年部长:扎沙里耶·金波米(Zacharie KIMPOMI),运输、民用航空和商船国务部长负责商船事务的部长级代表:马丁·帕尔费·艾梅·库苏·马翁古(Martin Parfait AIME COUSSOUD-MAVOUNGOU),经济、计划、领土整治和一体化国务部长负责领土整治和一体化的部长级代表:若苏埃·罗德里格·恩古奥宁巴(Josué Rodrigue NGOUONIMBA)。司法  新宪法规定:司法权独立于立法权,不得侵犯行政或立法权权限;司法权由最高法院、审计和预算法院、上诉法院和其他国家司法机构行使;共和国总统主持最高司法会议,通过其确保司法独立;最高法院成员和其他各级法院的法官由总统根据最高司法会议的提名任命;设立宪法法院,负责监督各项法律及国际条约和协定的合宪性,监督总统选举和全民公决程序的合法性并公布其结果;设立特别法庭,负责审理总统犯有的叛国罪和议员及政府成员履行职权过程中的犯罪事实。最高法院院长普拉西德·朗加(Placide Lenga);宪法法院院长热拉尔·比钦杜(Gérard Bitsindou);总检察长乔治·阿基耶拉(Georges Akiera)。经济体制  石油和木材为经济两大支柱。80年代初因大规模开采石油,经济迅速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度达1200美元,进入非洲中等收入国家行列。1985年后,历经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下跌、多党民主化浪潮和非郎贬值等因素的冲击,经济连年滑坡,陷入严重困境,1997年人均外债2400美元。1997年内战使刚经济几陷瘫痪。1999年下半年起,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升,刚石油收入增加,经济形势逐步好转。政府重点恢复和发展能源、水利、交通、通讯和教育等领域,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改善投资环境,着力整顿经济秩序,惩治腐败,增加石油产销透明度,刚财政收入明显改善,经济持续保持恢复性增长,过去5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近5%。2010年财政预算总额30050亿非郎。总量  2010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资料来源:2011年2月伦敦经济季评):
  国内生产总值:177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583美元。
  经济增长率:10.6%。
  货币名称:中非金融合作法郎(简称中非法郎)。
  汇率(2009年平均汇率):1美元≈496非洲法郎。
  通货膨胀率:5.2%。
  外汇储备:(不包括黄金):41亿美元。林业  森林资源丰富,面积2200万公顷,约占全国面积的60%,非洲大陆森林面积的10%。可开采木材多达300余种,主要出口品种有铁木、刺果美等40余种。木材产量居非洲第10位,2007年原木产量188万立方米,出口收入近7亿美元。因国际木材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处于低迷状态,近两年刚木材生产和出口都有下降。工业  独立后,曾建立200多家工业企业,工业产值一度占国内生产总值30%。因企业经营不善和战争破坏,原有生产型项目已基本不存在。现生产型企业基本是外国独资或控股。有食品、纺织、皮革、化工等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
  刚全国发电装机总量为150MW,其中水电占75%,其余为火力发电。65%的电力供应需从刚果民主共和国进口。农牧渔业  农牧业落后,农业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3%。粮食、肉类、蔬菜等均不能自给,90%以上依赖进口,2007年进口食品支出近2.5亿美元。可耕地面积1000万公顷,已耕种面积约20万公顷,主要集中在南方。农村人口约100万。农业生产以个体生产为主,个体农民耕种的土地占已耕面积的68%,国营和外资合营农场占28%,私营农场占2.45%。主要粮食作物有木薯、玉米、稻谷、土豆、花生、香蕉等,经济作物有甘蔗、可可、咖啡、油棕、烟草等,畜产品有牛、羊、猪、鸡等。
  主要粮食及经济作物产量(单位:万吨)
  品种20032004200520062007 木薯  88  93  98  102  106  菜蕉  7  7.4  7.7  8  8.2  稻谷  0.12  0.12  0.13  0.13  0.14  花生  2.19  2.23  2.28  2.33  2.37  咖啡  0.07  0.07  0.02  0.03  0.03  可可  0.08  0.08  0.04  0.04  0.04  甘蔗  60  62  65  65  66
  (资料来源:2008年刚农业部统计司)
  渔业包括海上、淡水捕鱼和养殖业。2004年海产品捕捞量2.49万吨,淡水鱼1.9万吨。法国、西班牙等欧盟国家从刚进口水产品。商业和服务业  刚第三产业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重要地位,2010年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3%。商业大部分控制在以法资为主的刚果-奎卢·尼阿里贸易公司、刚-法西非贸易公司和桑加·乌班吉贸易公司的手中,零售业主要由马里和黎巴嫩人经营,小型商业服务由西非商人(以塞内加尔、马里人为主)控制。近年来,中国商人增多,大多经营日用百货等小商品。交通运输业  铁路:大洋铁路是全国仅有的一条铁路,也是非洲最早的铁路之一,1934年由法国殖民者修建。总长886公里,其中主干线长510公里,连接首都布拉柴维尔和港口城市黑角,系刚东西交通命脉。设计年货运量300万吨,因年久失修,目前年货运量仅70万吨,客运量80万人次。
  公路:总长2万公里,其中沥青路1200公里。主要有两条干线:1号公路从布拉柴维尔向西至黑角,与大洋铁路平行,长570公里;2号公路从布拉柴维尔向北经奥旺多至韦索,长856公里。刚公路年久失修,路况较差,有的已无法通行。
  水运:内河航线总长约5000公里。黑角港是非洲西海岸3大海港之一,最深水位达13.2米,可停泊230米长34英尺深巨轮。年吞吐量为1000万吨左右,拥有两个集装箱码头和两个大型木材装卸码头。
  空运:全国有23个机场,其中布拉柴维尔和黑角有国际航空站。刚果航空公司拥有4架小型飞机,1架租用的波音737客机和2架中国生产的“新舟60”客机,主要经营国内航运。财政金融  刚财政受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近年来国家财政情况如下(单位:十亿非洲法郎):
  ​2006年2007年2008年2010年 财政收入  1796  1377  2751  2831  财政支出  1106  1216  1308  2142  盈余  871  160.9  1443  689
  (资料来源:2011年2月伦敦经济季评)
  97年内战前,刚主要银行有:中部非洲国家银行刚果分行、中部非洲国家发展银行(BDEAC)、刚果国家发展银行(BNDC)、刚果商业银行(BCC)、刚果银行联盟(UCB)、刚果国际银行(BIDC)、刚果农工商信贷银行(CAIC )等。商业银行均与外资、尤其是法资合营,国家控股50%。2000年,刚决定对银行业实施私有化,对刚果国家发展银行和刚果商业银行进行清算。2001年,刚果银行联盟被总部设在科特迪瓦的欧非投资金融机构(COFIPA)收购。2002年法国里昂信贷集团收购了刚果国际银行。2004年,摩洛哥一家私人银行控股刚果农工商信贷银行,改名刚果银行。2005年中部非洲国家银行将刚4家银行整体信誉等级定为资金状况中等脆弱,其中2家良好,1家中等脆弱,1家极差。对外贸易  1987年以来,由于石油产量逐年提高,对外贸易连年顺差。近年来对外贸易情况如下(单位:百万美元):
  年 代2007200820092010 出口额  5808  8814  7367  7497  进口额  2858  3104  3122  3191  差 额  2950  5710  4245  4306
  (资料来源:2011年2月伦敦经济季评)
  主要出口产品为石油、木材、可可和咖啡等。进口成品油、运输设备、机电、建材、纺织原料和食品等。主要出口国是美国、中国、法国、印度等。主要进口国是法国、中国、意大利、美国等。外国资本  外资在刚主要经济部门中占重要地位,约占石油开采业的80%,建筑业的90%,商业的80%。资金主要来自法国、意大利、美国和中国。其中石油领域投资主要来自法国、意大利、美国。外国援助  1997年内战后,外国对刚援助一度仅限于人道主义范畴。2000年1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次向刚提供1400万美元援助用于战后重建。目前,刚最大援助国为法国,其次为美国、德国、意大利等,联合国、世界银行、欧盟等国际组织也向刚提供大量援助。国际援助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减贫、环境和森林保护、人力资源培训等领域。2003年底,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刚恢复“重债穷国减债计划”。200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8440万美元援款支持刚 “减贫促增长三年计划”。2006年,刚完成重债穷国减债计划第一阶段完成点,获得“巴黎俱乐部”67%的债务减免或延期。2007年,刚获得“伦敦俱乐部”80%的债务减免。2008年底,巴黎俱乐部免除刚6.43亿美元债务,并为1.19亿美元债务延期。2010年1月,刚达到重债穷国减债计划完成点,获免19亿美元债务。2010年3月,巴黎俱乐部成员国和巴西决定免去刚果24亿美元的双边债务,至此巴黎俱乐部已免除刚全部债务。10月,阿尔及利亚免除刚260亿非郎债务。12月,德国免除刚470亿非郎债务。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长率2.9%,2010年预期寿命53.9岁。平均每个母亲育有6.3个孩子,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27‰。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国家,61%的人口生活在城市。1997年战后,经济近乎崩溃,刚果(布)妇女传统服饰失业率高达50%以上。2000年以来经济状况逐渐好转,贫困人口从70%降至50%(2008年)。内战中各地基础医疗设施受到严重破坏,现有综合医院4所,妇幼保健医院2所,区县医院43所,医疗中心146个,医疗所464个,各种防治所215个,共有病床11000张,各类医务人员7500人,其中医生567人(包括外国医生约100人)。常见病有疟疾、艾滋病、伤寒、结核、丝虫病、脑膜炎、麻风病、血吸虫病、锥虫病和镰状细胞贫血等。军事国防  独立后组建军队,称“刚果武装部队”。1966年6月22日,改为“刚果国家人民军”,6月22日定为建军节。1992年3月15日通过的宪法恢复“刚果武装力量”名称。1997年10月颁布的《过渡期基本法》规定,共和国总统是军队最高统帅,在内阁会议上任命军事高级职位,根据法律规定军事职责。2002年底,萨苏总统对刚军结构做出重大调整,设立副总参谋长、三军和国家宪兵总督察,取消陆、海、空军司令,分设陆、海、空军参谋长。同时任命夏尔·理查德·蒙乔少将(Charles Richard MONDJO)为总参谋长。军力  实行义务兵役制,18~35岁的公民必须义务服兵役两年。近年来,随着政局逐步稳定,政府实行裁军,包括前政府军人复员和原反政府军解除武装。2009年总兵力40100人,其中陆军25000人,海军6000人,空军5100人,宪兵4000人。另有警察等准军事人员5000人。全国划分为9个军区。外交国策  对外奉行捍卫民族独立、国家主权、睦邻友好和不结盟政策。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支持南部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维护非洲团结和世界和平。
  强调非洲国家应通过协商对话,和平解决争端。萨苏总统重新执政后,即宣布新政权将与所有合作伙伴国和国际社会恢复信任关系,实行预防性外交和多元化的合作,继续同与刚友好合作的国家发展关系。新政权积极拓展外交空间,努力发展同周边、欧盟及亚洲国家关系,寻求国际社会的政治支持和经济援助。同中国的关系  1964年2月22日中刚建交,刚是黑非洲地区同我建交较早的国家之一。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刚历任总统马桑巴-代巴、恩古瓦比、雍比、萨苏、利苏巴均曾访华。中方历年访刚的有耿飚副总理、赵紫阳总理、李铁映国务委员、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等。 
  2000年1月,应李鹏委员长的邀请,刚过渡议会执行局主席孔巴·朱斯坦访华。2000年3月20日~30日,应江泽民主席邀请,萨苏总统再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其中28~30日访问香港特别行政区)。2000年3月17~19日,刚外交、合作与法语国家事务部长鲁道夫·阿达达和经济、财政和预算部长马蒂亚斯·德宗应邀率团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
  2001年4月1日~2日,应刚外交、合作与法语国家事务部的邀请,外交部副部长杨文昌率团访刚。5月24日~26日,应刚外交、合作与法语国家事务部的邀请,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张祥率中国政府经贸代表团访刚。10月15日~25日,应信息产业部邀请,刚邮电部长让·德洛访华。10月26日~11月4日,应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邀请,刚技术职业教育、青年安置、公民教育和体育部长安德烈·奥昆比-萨利萨访华。11月23日,中国新任驻刚大使袁国厚向萨苏总统递交国书。
  2002年3月10日萨苏选举获胜后,江泽民主席致电祝贺。2002年4月6~12日,刚新闻部长、政府发言人依博维率刚新闻代表团访华。同月,在刚举办的中国农民画展受到热烈欢迎。5月28~30日,中国外交部代表团访刚,与刚方就双边关系、地区形势和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等问题交换意见。同月,刚乌木雕展来华参加第三届“相约北京活动”,并赴吉林、苏州巡展,广受好评。
  周恩来1973会见刚果总统2001年中刚两国贸易总额为2.20025亿美元,与2000年相比减少35.7%;其中中方出口额为3818.3万美元,与2000年相比增加108.2%;进口额为1.81842亿美元,与2000年相比减少43.8%。
  中国驻刚果大使:沃瑞棣。馆址:Boulevard De Marechal Lyautey Brazzaville。电话:242-811132(办公室);传真:242-811135。经商处地址:Parcelle 196,Rue Tombouele Quartier M"foa,电话:830063。
  刚果驻中国大使:皮埃尔·帕西(1999年7月15日到任,7月21日向江泽民主席递交国书)。
  馆址:三里屯东四街七号。电话:65321658。同法国的关系  法是刚前宗主国,两国关系密切。1997年和1998年法国向刚提供双边援助2.42亿和2060万美元,分别占当年刚总外援的90%和31.9%,居外国援刚之首。法还是刚主要贸易伙伴,1997年,法占刚出口总额的3.3%,进口总额的24.1%,共计2.51亿美元。法在刚技术人员和侨民有7250人。萨苏总统于1979至1987年间4次正式访法。1989年萨苏应邀参加法国大革命200周年庆典。1992年至1996年,利苏巴总统四次访法。1997年内战期间,利苏巴总统于9月赴法进行私人访问。1997年11月,萨苏总统出席在越南举行的第7届法语国家首脑会议;12月,萨苏总统访法。1998年11月,萨苏总统赴法出席第20届法非首脑会议。
  1999年,萨苏总统出席了在加拿大举行的法语国家首脑会议。1982年10月密特朗总统访问刚果。1996年7月希拉克总统访刚。7月中旬,在法国的推动下,巴黎俱乐部减免了刚果约5000亿非郎(10亿美元)的债务。11月,法国在日内瓦出资者圆桌会议上,承诺提供2.492亿美元的发展援助,居各出资者之首。2000年,刚邮电部长德洛、林业部长琼博(1月)、财长德宗(2月)、交通部长姆乌巴(11月)先后访法。1月,法国合作部长若斯兰访刚。5月,法国司法部和法语国家政府间组织代表团先后访刚。2001年,刚领土整治和地区发展部长穆萨(5月)、财长德宗(6月)、司法部长姆本巴(6月)先后访法。8月,法国外长韦德里纳对刚进行工作访问。2001年,刚领土整治和地区发展部长穆萨(5月)、财长德宗(6月)、司法部长姆本巴(6月)先后访法。8月,法国外长韦德里纳对刚进行工作访问。2002年8月,法合作部长维尔兹赴刚参加萨苏总统就职典礼。同美国的关系  1977年刚美复交以来,两国关系逐步发展,经济、贸易往来不断增加。美在刚投资开发石油,近年来成为刚石油主要进口国。1997年美分别占刚进出口总额的25.7%、10.3%。1986年10月和1990年2月萨苏总统2次访美。1991年12月米隆戈总理访美。1997、1998、1999年,刚外长访美。1996年1月、2月、9月,美国参议院非洲事务委员会主席卡斯鲍姆夫人、美驻欧洲部队总司令杰迈逊、负责非洲事务的副国务卿乔治·穆斯先后访刚。1997年1月、3月,美国国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主席、美国农业协会主席先后访刚。
  1998年10月,美中部非洲经济委员会代表团访刚。1999年7月、9月、11月,美安全问题协调办公室代表团、国务院负责中部非洲事务办公室主任、国防部中部非洲地区事务负责人先后访刚。2000年4月、6月,刚公职和妇女部长当本杰、财长德宗先后访美。9月,萨苏总统在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期间参加了克林顿的小范围集体会见。2000年,刚被美列为“对非贸易法案”惠及国。2001年9月12日,萨苏总统就美国遭恐怖袭击事致电美国总统布什表示慰问。2002年9月,布什总统集体会见包括萨苏总统在内的中部非洲9国元首,讨论地区和平、能源合作和环境保护等问题。美雪夫龙公司收购了刚果石油公司25%的股份,还获得了安刚边境海上油田的开采权。同俄罗斯的关系  刚果与前苏联于1964年建交,关系密切。双方签有文化、科学合作、贸易、航空、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和友好合作条约。刚总统马桑巴-代巴、恩古瓦比、萨苏均曾访苏。
  苏联解体后,原苏联驻刚使馆改为俄罗斯大使馆,同时关闭了在黑角的总领馆。两国间无重要往来和新的合作项目。1994年俄在刚工作的医生有17人,军事专家7人,教师16人,此外有2500名刚果留学生仍在独联体国家学习。1994年12月30日,刚、俄双方签署了关于俄罗斯高等院校帮助刚果培训专门人材的合作议定书。1995年5月,俄罗斯安全理事会秘书长列勃夫访刚,利苏巴总统和雍比总理分别会见。1996年2月6日,俄罗斯红十字会专家代表团访刚。1997年刚内战后,两国军事合作中断。萨苏总统重新执政后,俄同意减免刚部分债务。1999年,俄向刚提供35个奖学金名额。2002年12月,俄外交部派团访刚,与刚外交部举行政治磋商,并宣布减免刚3亿美元债务,减债幅度达70%。同非洲国家的关系  刚重视睦邻友好,积极参与地区事务。同刚果民主共和国、加蓬、喀麦隆、中非、乍得等邻国和其他非洲国家均保持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刚果共和国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冲突中持中立立场。1998年,卡比拉总统访问刚果共和国,两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1999年12月和2000年2 月,萨苏总统两次访问刚果民主共和国。2001年年初,两刚启动两国界河联合巡逻制度。6月,萨苏总统赴金沙萨出席刚果(金)独立41周年庆祝活动。1997年刚内战期间,安哥拉曾出兵支持萨苏。萨苏执政后,刚与安关系密切,两国签订军事协议,安在刚南部继续保留驻军。2000年4月、2001年9月,萨苏赴安哥拉进行工作访问。刚果共和国与加蓬关系比较密切,加总统邦戈积极调解刚果共和国各派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成刚政府与反政府各派签署和平协议。2001年3、4月间,邦戈总统参加并主持了刚非排他性全国对话。2000年6月和2001年11月,加总统邦戈访刚。2001年7月,萨苏总统对加蓬进行工作访问。
  刚是中部非洲关税和经济联盟、中部非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1998年2月7日,与加蓬、喀麦隆、赤道几内亚、乍得、和中非共同成立中部非洲经济和货币共同体。2000年1月,萨苏总统赴加蓬参加非洲脱贫和增长首脑会议;2月,赴赤道几内亚出席中部非洲地区和平与安全特别首脑会议;4月,赴尼日利亚出席非洲防治疟疾病首脑会议;6月,赴加蓬出席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和中部非洲经济货币共同体双重首脑会议;7月,赴多哥出席第36届非统首脑会议;10月,赴金沙萨出席有关刚果民主共和国问题的次地区首脑会议。2001年3月,萨苏总统赴利比亚参加第五届非统特别首脑会议;4月,赴尼日利亚出席防治爱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非洲国家元首特别会议;6月,赴科特迪瓦参加非航11国首脑特别会议;7月,赴加蓬出席几内亚湾七国首脑会议;7月,赴赞比亚出席非统第37届首脑会议;8月,赴加蓬出席中部非洲经济和货币共同体成员国小型首脑会议;8月,赴南非参加世界反和族主义大会。2002年1月16日,中部非洲经济和货币共同体特别首脑会议在布拉柴维尔举行。6月,萨苏总统出任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主席。同其它国家的关系  近年来,刚果在侧重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关系的同时,积极寻求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合作关系。
  2000年1月19日与菲律宾建交,2月22日与爱尔兰建交,4月24日与卡塔尔建交,5月15日与文莱建交,10月31日与科威特建交。
  2002年10月,越南主席陈德良访刚,双方签署了在教育、医疗、科研、贸易、农业等领域开展合作的议定书,并允向刚派遣16名农业专家。文教教育  刚果是黑非洲文化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成人扫盲率80.7%,曾数次在国际上获扫盲奖。刚历届政府均高度重视教育。1995年9月1日颁布的新教育法规定:小学、初中实行义务教育制,到16周岁为止,中等教育分普通中学和职业技术学校两类。1997年内战前教育经费曾占当年国家预算的1/5左右,2007年教育经费占国家预算的10%。全国教育工作者2.8万人,在校学生总数70多万。小学入学率为82%,初中入学率44%,高中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入学率27%。马里安·恩古瓦比大学是刚果唯一高等学府,下辖12所院校, 47个系,14个研究(实验)室,在校学生近1万人。新闻出版  主要报刊有:《新共和国报》,1999年创刊的官方周报;《布拉柴维尔快讯》,1998年由中部非洲新闻署创办,现为刚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和唯一的日报。近年来还创办了20余种定期和不定期党报和私人报刊。
  刚果新闻社:官方通讯社。1960年创建。内战后经营困难,每日新闻改为每周三期。
  刚果电台:官方电台,用法语、英语和刚果语、林加拉语等民族语言广播。创建于四十年代,独立后改名为刚果革命之声,1991年改现名。
  刚果电视台:官方电视台,1973年建立。用法语、莫努库图巴语和林加拉语等播出,覆盖范围为首都布拉柴维尔和黑角市。通讯  共有4家移动通讯运营商,分别是ZAIN,MTN,WARID和BINTE。近年来,因固定电话使用麻烦,许多用户放弃使用,仅剩近2000用户,移动电话用户发展迅速,至2008年底超过130万。系非洲国家中最晚连接互联网的国家之一,互联网用户仅71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4.3%。由于电信基础设施较差,目前仍不能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2010年11月,刚移动电话运营商Zain被印度通信公司 Airtel收购。

刚果共和国翻译公司案例
刚果共和国移动 刚果共和国联通 刚果共和国电力公司
刚果共和国铁通 刚果共和国石化集团 刚果共和国电网

北京语通全球翻译公司,是中国翻译公司十大品牌,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翻译公司,致力于全球翻译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行业内最佳的翻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