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翻译公司
发布时间:2013-05-25
相关词:福鼎 福鼎,乾隆四年(1739年)从霞浦县划出劝儒乡的望海、育仁、遥香、廉江四里置福鼎县,隶属于福宁府,县治设在桐山,故称桐城。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属东路观察使,民国六年(1917年)属闽海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直属省辖,民国二十年(1931年)属福建省第二督察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改称第八行政督察区。1949年6月11日福鼎解放,属浙江省第五行政公署,1949年10月隶属福建省第三行政督察区,1950年改称福安专区,1970年行署迁址宁德,1971年改属宁德地区。1995年10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福鼎县设立福鼎市,仍属宁德地区。2000年11月撤销宁德地区设立宁德市,现隶属宁德市。 福鼎西北西南部山峦起伏,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都坐落在这一带,整个地势从东北、西北、西南向中部和东南沿海呈波状倾斜,构成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格局。山地和丘陵地面积占士地面积88.1%,平原占11.9%。海岸线曲折,长度432.7公里,境内岛屿、海湾众多,多为岩岸,大小岛礁达200多个,其中岛屿81个,较大的岛有福瑶列岛、台山列岛、七星列岛;主要港湾41个,其中沙埕港融商贸、渔业、军事为一体,是东南沿海重要的深水避风良埠,可建数座5-10万吨泊位的码头,早在孙中山《建国方略》中就定为天然良港。 我市风景旅游融山海川岛于一体,有登山探洞、宗教朝圣、文物考古、海岛观光、海上垂钓、九鲤漂流、沙洲戏水、休闲度假等众多诱人的旅游项目。境内太姥山是国家级重点旅游名胜风景区,观赏面积92平方公里,背山面海,山与海构成"山海大观"。传说东海诸仙每年到此聚会一次,故有"海上仙都"之称。远古有越女修真于山中鸿雪洞,后得道成仙,人称太姥娘娘,是闽地第一位女神。它以花岗岩峰林岩洞为主要特色,包括太姥山岳、晴川海滨、九鲤瀑布、福瑶列岛、桑园翠湖五大景区和冷城古堡、畲寨、牛郎岗海滨度假区和翠效古民居等多处景点,拥有峰险、石奇、洞异、雾多、溪秀、瀑急等众多自然景观及古刹、碑刻等丰富的人文景观,游人就近便可登山、观海、看日出、探洞、泛舟、寻古、采风等。近几年,我市加大对外旅游宣传力度,旅游市场不断拓展。成功地举办三届"中国·太姥山旅游文化节",并向海内外客商推介太姥山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规模扩张。福宁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使太姥山和武夷山、厦门形成福建旅游"金三角"框架,同时,太姥山还将起到"风景桥"的作用,实现江浙沪旅游线路和福建、广东旅游线路的"对接",实现沿海的旅游版图最终联为一体。2002年全市共接待游客42.98万人次,比1995年增长48.7%,实现旅游营业收入1.42亿元。
关键词:福鼎